2010-07-31

流行歌與「當代」面貌
Taiwanese Pop Songs and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

本篇配樂請聽台灣「第一首」*流行歌《桃花泣血記》上(左)下(右),歌詞請點連結。
炎炎夏日,輕鬆地參加場歌曲的演講,是種再愜意不過的沙龍活動了。

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的展售從過去正中書局代理,到委由臺視開辦國家書坊,到最近秀威公司承辦的國家書店,在行銷手法上越來越活潑,居然還辦起了主題演講。我也不確定為什麼會收到這場活動宣傳,很可能因為我是「我的E政府」網站會員,而該網站的管理單位同樣是政府出版品的主管機關行政院研考會,才讓國家書店透過會員資料通知到的。

這場書店活動,既非新書發表也不是作者見面簽書,僅是一場閱讀臺灣的系列演講。政府出版品過去給人的感覺多是嚴肅、權威,以及需要長時間、大規模的研究。然而隨著臺灣本土研究逐漸成為顯學,文化、觀光等軟調性的叢書逐漸增加,政府出版品也成為大眾閱讀的對象。活潑的行銷宣傳活動,正是針對這類型的書籍下手。

說實在臺灣研究的觀點與角度百百種,但是不管怎麼下手,日治時期都是一段資料爆炸的年代。我純粹就著題目猜想,至少可以聽點老歌所以就去了。沒想到講者黃信彰先生幽默風趣,除了歌曲還貫串了其餘他對日治時期的研究主題,著實是位不可多得的沙龍講者。

黃先生的演講以「話語的種類」開始,他先粗分兩種記載在歷史中的「語言」:統治語言與反抗語言,一種是所謂「正史」與上位者的語言;另一種是對立面的,擁有話語權的精英族群的,如:蔣渭水、林獻堂等類型。然而這種話語都不是大眾的,是就制度下的對抗產生出來的。因此要對一段歷史中的芸芸庶民有更徹底的瞭解,研究流行文化才是聽「大眾的語言」講故事,且每個人嘴裡會吐露的字句,以流行歌為最多(表示腦中喜愛、認同歌詞之意),所以流行歌堪可當作一種「大眾語言」。(雖私以為也是種作曲精英創造出來的作品。)

臺灣的流行樂,大約是1930年代開展,也差不多是日治的中期。因此當時的流行歌是一些「與國際接軌」的臺灣現象。除了開頭所播放的《桃花泣血記》是無聲電影的宣傳樂,其他像是詹天馬、鄧雨賢、王雲峰等,也寫了些破除封建、自由戀愛的歌曲。

上半場大家聽了幾首曲子後,下半場黃先生轉入當時臺灣人的視野與思潮**。當時的臺灣,透過國際郵輪的航運,還有航空器,與日本、中國,都有密切的接觸,這也是最前段所提到的上海電影《桃花泣血記》會引進臺灣之故。甚至豐原人謝文達更在日本舉辦的國際性飛行比賽得獎。使得臺灣除了民眾有國際體驗外,更一舉在國際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,奠定島民的信心。可說臺灣的新文化,就此啟蒙不斷地發展下去了。

只是這些話題,在我腦中激起更多疑問:到底這些「國際經驗」是誰的。因為紀錄豪華郵輪體驗(高砂丸、高千穗丸、蓬萊丸)的人,是楊逵;新美術獲獎的是李石樵、黃土水;得到啟蒙發起議會與日本人對話的,是林獻堂、蔣渭水。似乎又從大眾的話語,回到「反抗語言」紀錄的「當代風情」。

因此我回到流行歌,問了個問題:「請問這些口音與現代通行腔調不太一樣的流行歌,展現了臺灣當時哪個區塊的風貌?所謂『大眾的話語』涵蓋層面有多廣呢?」結果果然不令人意外,黃先生坦言道:儘管紀錄、發聲的人來自四面各地,但仍是「臺北」風貌。資料再多,還是以政經中心為主。早在日治時期,臺北觀點就隱然成型了。(其實我另外好奇一點,閩南語口音轉變的現象)至於要更全面的勾勒全臺灣的畫面,就是未來研究者得更加努力的地方了。

好吧,反正本來就只是想來聽聽歌,文化研究的東西,就還是留給專家深入研究。

最後再放一首初版《望春風》,來品味一下我所謂「特殊的閩南語口音」,以及特殊的唱腔,和現代人流行的甜美聲樂版有何不同了。


    *關於臺灣第一首流行歌觀點不一,許多人認為真正的第一首該屬1929年的《烏貓行進曲》,可惜檔案難尋,且閩南語口音與詞意難懂。故此處選用更為風行的《桃花泣血記》,非精確的流行歌研究。
    **黃先生除了有流行歌研究外,還有日治時期的空運、海運的影像文化研究,並有
    相當的著作,所以下半場的話題會如此銜接。
  • 臺灣早期流行歌參考網站:南臺灣留聲機音樂協會。可線上收聽多首老歌錄音資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