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初的金門遊,我選擇只記一段烈嶼行,原因我有寫下來,因為我還沒抓準在戰地精神和閩南文化中擺盪的金門。多數開放給遊客參觀的是已無戰備需求的據點,也就是「功成身退的老兵」,因而有種失魂落魄的凋零調調。
其實金門還有很大一部份是常人無法觸及,過去以戰鬥營的方式進入,娛樂性質可能比較高。現在以緬懷之情來觀光,反而那股肅穆之氣、過往的軍魂,會以鋪天蓋地之勢壓來,所謂頃全國之力對抗,為生死而戰的故事,其實並不是太久遠的歷史。
繼民國97年「8 23戰役50週年」及98年「古寧頭戰役60週年」紀念活動,「擎天廳、明德公園及胡伯玉將軍紀念館」開放參觀,今年(99年)金門縣政府又與金門防衛指揮部、金門國家公園協調,以「大二膽戰役60週年紀念」之名,辦理民眾參觀活動*。八月其實已想排入行程,無奈錯過須一週前登記的時限。這次週一赴金門出部落客任務兩日,恰好遇上開放參觀日之一,馬上報名參觀。登記時縣府員工說可能會因人數過少而取消或併團,讓我趕緊招了其他任務部落客,湊了近半團十來個人報上名去。
不過最後在山外車站搭上觀光接駁車的,只有我和另外兩位遊客,但這是題外話了。
個人參觀梯次是週二、四、六上午九點和週六的下午兩點半。七點半水頭民宿早餐才剛端出來,我急忙喝豆漿吃了粥,再包幾個燒餅油條,就去趕公車進金城轉車到山外。車班卡得恰恰好,差不多八點三十分左右抵達。(參訪後在山外車站另外借用了免費腳踏車,進行了環金東半島單車半日遊。)
太武山南麓玉章路以東是金湖鎮山外里的轄區,金湖車站剛好位在山外里而名為山外站。在山外之外(車站前過馬路)是金門第二熱鬧的街市—金湖鎮新市里。然而太武山本非青山,更晃論山外之外有樓外樓,這鬧區其實仍是寧靜平和(又或著我到得早)。車站裡一些阿兵哥一派輕鬆,不知是島休還是準備洽公、購物。遠處曾經跑過戳的山外郵局(前第一軍郵局),開始提示我那些淡去的軍事色彩,讓我更加期待稍後的擎天廳。
接駁的觀光巴士司機與從金城載我來的是同一位,他認出我,直接跟我收十元車資(全票十二元),然後二十人坐的觀光巴士載著三位遊客就奔向擎天廳了。營門跟我的記憶一樣,有個三角形小圓環廣場。這次不再被擋下來,進了哨口後等了一下國家公園的人員,再把部隊派來管制的小兵接上車。整個查驗過程真可套句部隊老話:「外表輕鬆,內心嚴肅。」我捏著放在口袋裡的身分證等哨兵查驗什麼的,結果他們連司機大哥手邊的名單都沒看,就放我們到坑口了。
↑坑口有四重鐵門,到底後左轉 | ↓走一小段後右邊會有亮光就是廳門 |
由於國家公園的人在大門稍有耽擱,所以在坑口差不多是被趕進大廳的。坑道中厚重的大門、兩側的壁畫、或是其他軍史展品都來不及看。再通過坑道裡的一陣黑,馬上就進到擎天廳。
廳門位在大廳右前方,一進大廳目光會被左方整片暗紅座椅吸引,儘管塑膠座椅有時光造成的褪色泛白,它們依舊和部隊一樣排得整整齊齊。然後才是往上看到整個挑空的花崗岩洞。凹凹凸凸的廳牆,有岩石的粗糙表面,可是構成整個空間一大片,遠看又像只是片帶有皺紋的色紙。所謂穹窿,用來形容這個空間實是貼切至極。
作為表演廳,擎天廳算不上大,可是想到開鑿的兵力以及穹頂之上還有數十公尺的岩層,我心中就激動不已,這是一種在壓力下的時代產物,是碉堡、砲陣地之外的戰魂。我能想到跟這個空間比擬的,大概只有波蘭鹽礦地底教堂之類的場所了。
底層周圍水泥花格牆,有改善音效之功→ | ←廳後有金門各部隊軍旗,中間是金防部徽 |
由於開放參觀的名義是紀念大二膽戰役,所以國家公園解說員播放了一段軍聞社製作的紀念影片。以前遇到軍聞社的報導,我都覺得歌功頌德沒啥好看,沒幾分鐘就轉臺了,但在這裡聽影片裡那些「同島一命」、「大膽擔大擔,島孤人不孤」的口號,搭配砲聲隆隆的畫面,老兵現身所說的故事可感人了。
我一邊看影片,一邊欣賞蔣總統的題字(最上圖)。擎天廳的開鑿工程,半世紀後只留下指揮官與技術指導的名字。在激動逐漸沈澱後,想到所謂歷史記下的真是一將功成。於是我忍著激動,把握短暫的參觀時間,前前後後走動幾回,把這些無名兵士的成就拍攝下來,好好寫成了這篇記錄。
擎天廳讓我們歌頌,不是讚揚領導英明,也非驚駭戰爭猛烈,而是記錄那段同舟一心的年代。
- 延伸閱讀:維基百科擎天廳條目
- 郵局曾於民國98年7月29日出過一套風景郵票—金門篇。其中有枚十元票即為擎天廳。
- 在瀏覽資料時,看到另一個坑道的消息,花崗石醫院在94年移交給金門醫院作分院,又於96年完全裁併。第一段所提到的畢業旅行,雖未參觀擎天廳,不過我記得要進花崗石醫院時,我們在門口怯生生地跟阿兵哥打個招呼,阿兵哥一副想進去就進去,有啥好問的口氣。出來後拿了腳架在門口拍了一張合照。想來依舊無限感慨。
其實那樣的一個年代,雖然有許多的盲從,人心也有許多的篤定......
回覆刪除說不定,對於很多人而言,那樣子才是幸福而充實的!
我對民歌大致分四個階段:
第一階段 - 懷念祖國與彼岸的至親
第二階段 - 歌頌寶島台灣的美好
第三階段 - 學生們開始單純地寫唱自己的歌
第四階段 - 披著民歌的外衣,其實已經商業流行化
我最喜歡第二階段,那讓我回憶起幼童時期的美好,那時候雖然物質生活不豐、精神生活不富,卻擁有最單純的幸福,買一塊「阿里租給」麵包(陽春波羅)就感到幸福滿溢的時光。
那個「同舟一心」的年代......
過了半個多月,我終於又來面對我的部落格了。
回覆刪除人生總有自己的時代與階段分割,也常常會去懷念過去的好時光。懷念的通常都不是最優渥的生活,而是最艱苦的日子。就是一種單純、純樸的幸福感。就像男人總會聊些當兵話題一樣,單純、穩定、確切的開始和結束。
不過幸福的日子通常都回不去,而且大多數人也都不想再過一次那種生活吧(再當一次兵)。所以我們只能讓每個階段都過得美好又豐富。這就是我喜歡看古蹟的原因,用別人的過去充實自己的當下。當年沒抽到的金馬獎,現在用擎天廳來回味。(硬要拉回主題)